本轮疫情过后的思考
本轮疫情过后的思考本轮疫情虽未在本县大规模暴发,但周边县疫情的冲击与防控实践,暴露了应急体系、资源调配、基层执行等方面的短板,也凸显了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响应的平衡难题。
国潮时代演变为国货时代:经历本轮疫情后,更多人的价值观、消费观会朝更加实用主义的方向倾斜。这对可靠性更高、更有内涵的产品而言是件好事。同时,大家对于国家和集体的概念会更坚实,这对于本土品牌,尤其是拥有优秀产品的本土品牌而言是一个利好。此前的国潮时代会演变为更广义的国货时代。
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本轮疫情已经远远超过了17年前的“非典”。从以往经验来看,在受到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后,市场一般在经历2至3个月的低位运行后开始逐步恢复,通常需要4至6个月后才能恢复到常态。但对于相当部分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显然等不了那么久。
广东、北京等地披露本轮疫情重症数据
1、广东、北京等地披露的本轮疫情重症数据如下:广州:在10月22日至11月14日期间,广州市累计报告超过3万例感染者。在所有感染者中,无一例重型或危重型病例,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北京:从10月27日至11月13日14时,北京市定点医院救治本土新冠疫情病例1187例。其中,重型病例有2例,其余为无症状感染者、轻型和普通型病例。
2、是的,6月25日,记者从广州市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广州本轮疫情累计出院境内确诊患者69人,尚有77名境内确诊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治疗人数已下降至两位数。据通报,6月24日0至24时,广州无新增境内感染病例报告,已连续6日零新增。
3、关注权威信息:通过北京疾控中心、官方媒体等渠道获取疫情动态,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提升自身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就医,不自行购药处理。
4、香港单日新增9708例确诊,10例死亡,本轮疫情累计超150万人次感染 香港第五波疫情反弹形势持续严峻,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接近1万例。
5、北京本轮疫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人数非常少,只有50例,占比0.1%。
疫情告急欧美股市 *** ,道指狂泻近千点,国际油价暴跌5%!
昨日全球经济因新冠病毒影响,美股收盘全线暴跌,道指狂泻超过千点。昨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源于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持续蔓延。这一公共卫生危机迅速升级为全球经济的一大挑战,导致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股市因此遭受重创。美股收盘全线暴跌:昨日美股收盘时,三大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
月12日,美国三大股指在开盘后即遭遇暴跌。道琼斯指数开盘狂泻超过14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超过6%。市场分析认为,标普500可能很快再次跌穿7%熔断线,导致本周美股第二次15分钟熔断停盘。3月16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3月18日午间,纽约股市暴跌再度触发熔断机制。
对美国股市来说:加息意味着提高存贷利息,存款利息提高后,投资者愿意将资金存到银行,而贷款利息增加后会使企业融资难,导致现金流减少,那么流入股市的资金就会减少,所以利空股市。 对中国股市来说美国市场的资金都流入银行,股票市场的资金就会减少,因此会使股价下跌。
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92倍。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更大的证券交易所,它的道·琼斯指数(及以后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指数)不光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的风向计,一荣俱荣,一败俱败。
本轮疫情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新冠带来的“二次”伤害
我没有恐慌焦虑,但警惕替代性创伤二次伤害很重要。在疫情反复无常的背景下,确实有不少人因为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尤其是通过媒体看到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后,产生了替代性创伤。这种心理异常现象虽然并非由个体直接经历创伤事件引发,但同样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新冠疫情二次来袭,这次会如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和应对措施。首先,从当前北京市的疫情发展来看,疫情在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爆发,并迅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行动。新发地作为北京最重要的生鲜交易市场,其疫情爆发无疑对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综合航空业、旅游业的数据以及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状况,可以确定本次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远远超出2003年的非典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总和,甚至堪比二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次感染的主要原因:免疫力衰减:之一轮感染过的人群免疫力逐渐减弱。未感染人群的感染:之一轮未被感染的人群,体内没有抗体,在第二轮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国内大部分感染者属于这种情况。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新冠病毒会主动寻找未建立免疫屏障的人群。
目前,关于新冠二次感染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疫情指挥中心2022年9月3日公布的诊断标准,确诊新冠病毒感染14天后,再次确诊,为二次感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应在初次感染之后至少90天,如果间隔不到90天,但发现了感染不同分支的证据,这也判定为二次感染。
新冠疫情中关于方舱内感染者情况与症状表现的疑问是一个存在的谜团。关于新冠疫情,尤其是关于感染者在方舱内的生活与治疗情况,确实存在一些让人困惑和不解的现象。这些现象构成了新冠疫情中的一个谜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